RK3576 vs RK3588
项目 | RK3588 | RK3576 |
---|---|---|
CPU 架构 | 4× Cortex-A76 + 4× Cortex-A55 | 4× Cortex-A72 + 4× Cortex-A53 + Cortex-M0 |
制程工艺 | 8nm | 8nm |
GPU | Mali-G610 MC4,支持 OpenCL 2.2 | Mali-G52 MP3,支持 OpenCL 2.1 |
NPU(AI) | 6 TOPS,支持 INT4/8/16、FP16/BF16/TF32 | 6 TOPS,支持 INT4/8/16、FP16/BF16/TF32 |
内存支持 | 64-bit LPDDR4/4x/5 | 32-bit LPDDR4/4x/5 |
存储接口 | eMMC5.1 / UFS / NVMe / SATA / HS400 SDIO / SFC | eMMC5.1 / UFS2.0 / SATA / SDIO3.0 / SFC |
视频解码 | 8K@60fps(H.265) | 8K@30fps(H.265),4K@60fps(H.264) |
视频编码 | 8K@30fps(H.264/H.265) | 4K@60fps(H.264/H.265) |
最大显示输出 | 7 路异显(双 HDMI2.1、双 DP1.4、双 eDP、MIPI) | 3 路异显(HDMI2.1、DP1.4、eDP、MIPI、USB-C) |
ISP(摄像头) | 48MP ISP,支持 3DNR、HDR | 16MP ISP,支持 3DNR、HDR |
PCIe 接口 | PCIe3.0 x4 + PCIe2.1 x1 | PCIe3.0 x2 |
USB 接口 | USB3.1 Gen1 ×2 + USB2.0 ×3 + USB-C | USB3.0 ×1 + USB2.0 ×2 + USB-C |
典型功耗 | 较高,适合主动散热环境 | 更低,适合被动散热或轻量终端 |
成本 | 较高 | 约为 RK3588 的 30% 成本 |
性能占比 | 100% | 约为 RK3588 的 70% 性能 |
RK3588 vs RK3576 CPU架构差异量化对比表
分析项 | RK3588(A76+A55) | RK3576(A72+A53) | 差异量化(约) |
---|---|---|---|
单核性能 | A76 单核性能 ≈ A72 的 1.8 倍 | A72 单核(参考) | 🚀 提升约 80% |
小核能效 | A55 性能 ≈ A53 的 1.2 倍,功耗下降 15% | A53(低功耗) | ⚡ 性能提升 20%,功耗降低 10~20% |
调度效率 | DynamIQ 延迟更低,核间共享缓存 | big.LITTLE,核间通信较慢 | ⚙️ 多核调度效率提升 25~40% |
缓存结构 | L1/L2 更大 + L3(统一缓存) | 缓存较小,无统一 L3 | 📈 缓存命中率提升 15~30% |
浮点/NEON | NEON 执行单元性能提升约 2 倍 | 基础 SIMD 性能 | 🎯 向量/图像处理速度提升 1.5~2 倍 |
虚拟化支持 | 支持 ARMv8.2-A,增强虚拟化能力 | ARMv8.0,仅基础支持 | 🛡️ 轻量虚拟化场景效率提升 50%+ |
功耗(大核) | 同频下 A76 每 MHz 功耗略高 | A72 功耗更低 | 🔋 A76 ≈ A72 的 1.1~1.2 倍功耗 |
平台整体算力 | Geekbench 多核分数 > 8000 | 多核分数约 5000~5500 | 📊 综合性能提升约 50~60% |
RK3588 vs RK3576 DDR 规格与性能量化对比表
指标项 | RK3588 | RK3576 | 差异量化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
支持内存类型 | LPDDR4 / LPDDR4x / LPDDR5 | LPDDR4 / LPDDR4x / LPDDR5 | ✅ 相同 |
位宽(总线宽度) | 64-bit | 32-bit | ⚠️ 带宽减半 |
最大频率 | LPDDR5:6400Mbps LPDDR4x:4266Mbps |
LPDDR5:6400Mbps LPDDR4x:4266Mbps |
✅ 相同 |
最大带宽(理论) | LPDDR4x:34.1 GB/s LPDDR5:51.2 GB/s |
LPDDR4x:17.0 GB/s LPDDR5:25.6 GB/s |
🚀 RK3588 提升 100%(2 倍) |
最大容量 | ≥32GB(视具体封装) | ≤16GB | 🔺 容量减半 |
通道数(Channel) | 双通道 | 单通道 | ⚙️ 并发能力下降 |
读写并发性能 | 高(双通道互补+64bit总线) | 中(单通道+32bit) | 🧠 多任务/多摄场景差距明显 |
功耗表现 | 中等(更高速,适中功耗) | 更低(带宽低+功耗更小) | ✅ 更适合被动散热设备 |
EMI/PCB 复杂度 | 高(64bit 总线,布线复杂) | 低(32bit 总线,简单布局) | ⚙️ RK3576 更易于硬件开发 |